很遗憾,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,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!

工业4.0时代下福州与厦门汽车制造的转型升级:3D打印技术赋能传统造车

2025-08-02  来自: 厦门题米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3

随着制造业智能化、数字化与柔性化发展趋势的推进,汽车制造业正迎来新的变革机遇。在这一进程中,福建省两大经济中心——福州与厦门,积极推动传统汽车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,而3D打印技术作为工业4.0的关键技术之一,正在为两地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方向。

3D打印技术

工业4.0与汽车制造的深度融合

工业4.0以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和增材制造3D打印)为技术支撑,推动制造业向个性化、灵活化方向发展。在汽车制造领域,传统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模式正逐渐被柔性化、定制化生产替代。福州与厦门作为福建省汽车产业的重要基地,拥有东南汽车、厦门金龙等知名企业,近年来通过引入智能工厂、数字化生产线,加快向工业4.0靠拢。

例如,福州的青口汽车城依托东南汽车等企业,推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,通过工业机器人、智能物流系统提升生产效率;厦门则凭借金龙客车在新能源领域的优势,结合5G和AI技术优化整车制造流程。然而,要实现更高水平的个性化生产与快速迭代,3D打印技术的应用成为关键突破口。

3D打印技术

3D打印技术:优化汽车制造供应链

3D打印(增材制造)技术通过逐层堆叠材料的方式制造零部件,具有设计灵活度高、生产周期短、材料利用率高等优势,尤其适合汽车行业的小批量定制与复杂结构件生产。在福州与厦门,3D打印技术已在汽车研发、原型制作、零部件生产等环节展现出重要价值。

1. 加速研发与原型制造
传统汽车研发中,模具开发成本高、周期长,而3D打印可快速制作原型件,大幅缩短设计验证周期。厦门金龙客车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车身部件和内饰模型,使新车型开发效率显著提升。福州大学等高校也与当地车企合作,开展3D打印轻量化材料研究,推动技术创新。

2. 定制化与轻量化生产
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需求迫切,3D打印可制造优化结构,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减轻重量。福州部分汽车品牌已尝试采用3D打印座椅支架、进气歧管等部件,实现减重降耗。厦门部分零部件供应商则通过3D打印提供个性化改装服务,满足消费者差异化需求。

3D打印技术

3. 供应链本地化与应急生产
3D打印可减少对传统供应链的依赖,实现本地化快速生产。2023年疫情期间,厦门某车企利用3D打印技术紧急生产了一批紧缺的空调出风口部件,缓解了供应链压力。福州的工业级3D打印产业园也在规划中,未来有望成为区域汽车零部件的分布式制造中心。

福州与厦门的协同发展路径

尽管3D打印技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仍面临材料成本、规模化生产等挑战,但福州与厦门可通过政策支持、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进步:

  • 福州可依托青口汽车城和自贸区政策,打造3D打印汽车零部件示范基地,吸引技术企业入驻;

  • 厦门则可发挥金龙客车、宁德时代(厦门)等企业的带动作用,推动3D打印在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应用;

  • 两地高校(如厦门理工学院、福州大学)可联合设立增材制造研究中心,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。

  • 3D打印技术

结语

工业4.0时代下,3D打印技术正成为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。福州与厦门凭借产业基础与创新活力,有望通过智能化、柔性化生产模式的探索,推动福建汽车产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,为汽车工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区域示范。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