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遗憾,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,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!

厦门 3D 打印产业凭 LPBF 工艺创新,筑牢高性能合金制造重要区域地位

2025-08-20  来自: 厦门题米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25

在现代制造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,厦门 3D 打印产业正凭借一项关键技术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。IMDEA 材料研究所开发的激光粉末床熔融(LPBF)工艺优化方法,为厦门 3D 打印企业在高性能合金制造领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,让这座海滨城市在重要制造赛道上崭露头角。

3D 打印

厦门作为我国 3D 打印产业的重要聚集地,一直致力于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。镍基高温合金作为航空航天、能源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材料,其制造工艺的突破对厦门 3D 打印产业的升级至关重要。过去,由于 LPBF 工艺在加工镍基高温合金时,热波动导致晶粒结构复杂难控,厦门的 3D 打印企业在生产高性能合金部件时面临诸多限制,产品性能稳定性难以满足主要市场需求。

IMDEA 材料研究所发现熔池重叠度是调控合金微观结构的关键后,这一研究成果迅速引起厦门 3D 打印产业的高度关注。厦门的科研机构与企业敏锐地意识到,这一技术突破能有效解决长期困扰行业的难题。通过引入该工艺优化方法,厦门的 3D 打印企业可根据不同部件需求,有效调整熔池重叠参数,实现对 IN939 镍基高温合金微观结构的定制化调控。当熔池重叠率低于 0.6 时,能获得抗裂性能优异的细小等轴晶结构;较高重叠率则可得到具有强烈织构的细长柱状晶,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适配的材料性能。

3D 打印

在厦门同安工业集中区,这里的 3D 打印企业成为了这项技术的首批受益者。多家企业积极将该 LPBF 工艺优化方法应用于航空零部件制造。通过对合金微观结构的有效调控,生产出的航空零部件抗疲劳性能提升 30% 以上,高温稳定性显著增强。当地一家专注于航空航天部件生产的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这项技术让我们的产品在性能上实现了质的飞跃,不仅满足了国内核心客户的需求,还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,订单量同比增长了 40%。”

3D 打印

厦门 3D 打印产业并没有止步于简单的技术引进,而是积极开展二次创新。当地企业与高校、科研院所合作,结合厦门的产业特点和应用需求,对 LPBF 工艺进行本土化优化。他们改进了传统的罗森塔尔方程,使其更适配厦门企业所使用的设备型号和生产环境,进一步提高了微观结构预测的有效性,让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更贴合实际生产。

3D 打印

如今,厦门 3D 打印产业借助 LPBF 工艺创新,已在高性能合金制造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。这项技术不仅提升了单个企业的生产能力,更带动了整个厦门 3D 打印产业链的升级。从原材料供应到设备制造,再到零部件生产和应用服务,各个环节都因这一工艺突破而焕发出新的活力。厦门正逐步成为国内高性能合金 3D 打印制造的重要区域,为我国主要制造业的发展贡献着 “厦门力量”。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