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遗憾,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,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!

金属3D打印材料革新:钛合金与高强铝的发展之路

价格: 价格面议
更多信息
分享:

摘要

金属3D打印材料技术正经历重要演进。钛合金通过NAMP新工艺显著提升抗疲劳性能,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技术短板。高强铝合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,新型材料在室温强度可达865MPa,同时具备优异的高温稳定性。这些进步使得3D打印金属材料从"可用"迈向"优良",为航空航天领域带来新的设计可能性和制造解决方案,推动装备制造技术的持续发展。

产品介绍

航空航天领域正见证一场金属3D打印材料的静默变革,从性能短板到系统突破,这场技术发展正在重新思考装备制造的边界。

2025年9月初,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宣布研发出一种新型3D打印后处理技术,制备出的钛合金材料在各种应力比条件下表现出优异的抗疲劳能力,其综合疲劳性能显著优于多数已知金属材料

这标志着金属3D打印材料从"可用"到"优良"的重要转变。

长期以来,3D打印的金属零件存在一个明显"短板"--疲劳性能不足,即反复受力后容易产生裂纹甚至断裂,较大程度限制其在关键领域的应用。如今,这一瓶颈正被系统解决。

3D打印

01 钛合金突破:改善疲劳性能的"短板"

飞机发动机叶片、起落架等关键零件,受力情况极为复杂。不仅存在"拉-拉"应力,也存在"拉-压"等多变应力比条件,传统钛合金微观组织往往"偏科"--只在特定应力比下表现良好。

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团队开发的NAMP新工艺,能精确控制材料内部结构和缺陷。该工艺制备的钛合金Ti-6Al-4V,可同时减少微孔和粗大组织,这两者都是导致疲劳的因素。

这种新材料在"拉-拉"应力比条件下,创造了"比疲劳强度"的良好成绩。少孔洞的3D打印组织可以同时改善所有薄弱环节,使这种3D打印钛合金具备在全应力比条件下保持较好疲劳强度的特性。

02 高强铝合金:从追赶到进步的发展过程

铝合金的3D打印正在实现提升,追赶镍合金、不锈钢和钛合金。航空航天领域对铝合金的应用一直存在弊端:虽然很轻,但在高于160°C的温度中往往表现不佳,会随时间软化和老化。

近年来,全球范围内新型铝合金材料呈现出快速开发的态势。澳大利亚Amaero公司推出的HOT Al铝合金可在3D打印后进行热处理和时效硬化,在260°C左右的温度下长时间保持稳定。

苏州倍丰开发的Al250C高强高韧增材制造专用铝合金材料,屈服强度可达580MPa,抗拉强度590MPa以上,制备构件通过了250℃高温下持续5000小时的稳定试验,相当于发动机常规服役25年的要求

3D打印

03 材料体系多元化:应对多样化应用需求

国内企业中航迈特在2025年推出了多款性能良好的3D打印材料,包括高温钛合金粉、高强韧钛合金粉和高强铝合金粉。

为解决高强铝合金激光选区熔化工艺成形开裂等问题,中航迈特开发出MT-AlMnErZr高强铝合金粉末。该粉末打印部件组织致密、无裂纹,致密度超99.9%,热处理后屈服强度≥510MPa,抗拉强度≥560MPa。

美国HRL实验室开发的7A77.60L铝粉,则使用锆基纳米颗粒作为成核剂,改善了7075和6061铝合金在激光打印时出现的易开裂问题,强度超过600MPa,成为较早可用于增材制造的锻造等效高强度铝合金

04 技术挑战与成本瓶颈

虽然航空航天市场对高强铝的需求迫切,但尚未看到批量化应用。首先,以Al-Mg-Sc-Zr为代表的1000元高价的高强铝,面临钛合金粉末价格已经降至600元/kg左右的竞争压力。

其次,专利限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。空客对Scalmalloy合金的专利保护较为严格,促使国内研发制造商寻找新的路径。中航迈特开发的Al-Mg-Er-Zr高强铝合金粉末,正是避开了空客Scalmalloy专利成分限制。

第三,适合于航天场合使用的高强铝并不一定适用于航空场合,也并不一定适用于消费品场合。期待于一种合金能够在所有应用中通用是不现实的。

3D打印

05 未来展望:一体化设计与性能优化

3D打印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的出现,为原来需要通过锻造来实现的零件加工提供了新的选择。结合3D打印所释放的设计自由度,高强度铝合金将在包括压力容器、液压歧管、托架、高强度结构件领域获得可观市场空间。

中国科学家在2025年宣布通过激光粉末床融合技术成功制备出一种名为Al-Fe-V-Si-Sc的新型铝合金。该材料室温下抗拉强度高达865兆帕,更在400℃高温下仍保持良好性能,补充了传统铝合金在200-450℃温区的技术空白。

这种多尺度相协同强化的设计思路,为未来性能良好的增材制造材料开发提供了新思路。LPBF技术可实现材料-结构-性能一体化成型,该合金有望直接用于发动机耐热部件、航天器轻量化支架等关键领域。

随着新型钛合金材料显著优于多数已知金属材料的疲劳性能,3D打印技术将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带来良好的设计自由度和制造可能性。

高强铝合金的发展同样值得关注。从Al250C到HOT Al,再到室温强度高达865MPa的Al-Fe-V-Si-Sc新合金,铝合金正不断突破温度与强度的限制。

金属3D打印材料不再仅仅是传统制造的替代品,而成为实现全新设计、达成性能提升的重要技术。它正在重新思考装备制造的边界,推动下一代航空航天的创新进程。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