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
厦门集美与海沧区聚焦金属和工程塑料3D打印技术创新,形成特色产业集群。集美区徕泽丰项目专注钛合金、镍基合金等金属增材制造,年产能达20吨;海沧区在发展PEEK等工程塑料打印及个性化定制服务。两地通过材料研发、设备升级和工艺创新,为航空航天、医疗器械等领域提供高质量解决方案,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,构建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。
产品介绍
厦门市集美区和海沧区正成为中国东南沿海的3D打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重要基地,通过金属与工程塑料的创新融合,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。
近年来,厦门市集美区和海沧区已成为福建省3D打印技术研发与应用的重要区域,集聚了一批专注于金属和高性能工程塑料增材制造的企业与项目。
这些企业通过创新材料应用和技术突破,正在为航空航天、汽车制造、医疗器械、消费电子等多个领域提供优质的3D打印解决方案。
01 金属3D打印的集美实践
在厦门集美区灌口镇金辉西路,厦门徕泽丰3D金属打印二期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。该项目位于厦门势拓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,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米,专注于金属增材制造技术解决方案。
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1亿元,其中设备及技术投资达8500万元。企业计划购置50台3D打印机及后处理设备,以及各类检测、检验仪器。
项目采用3D金属打印、线切割等工艺,年生产3D金属定制化制品20吨,致力于从材料-设备-工艺-设计四大环节为客户提供整体制造解决方案。
02 工程塑料打印的海沧创新
与集美区的金属打印相呼应,海沧区在工程塑料3D打印领域也有着显著布局。金旸(厦门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外资企业,专注于高分子新材料行业研究与运营。
金旸公司提供多种3D打印材料,包括ABS、PETG等多种耗材产品,并研发出多种**型产品如电镀尼龙、X尼龙、导热尼龙等。
公以"塑造新世界,创享美好生活"为企业使命,秉持"成为高分子新材料创业平台"的企业愿景。
在海沧区新阳工业区,三维智造3D打印个性化定制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。该项目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,计划购置20台工业级3D打印机等设备。
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塑料工艺件5万个、金属工艺件1万个,展示了海沧区在3D打印个性化定制领域的布局和发展潜力。
03 高性能材料应用的多领域拓展
厦门地区的3D打印企业专注于多种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开发。在金属材料方面,涵盖钛合金、镍基合金、不锈钢和铝合金等多种材料。
钛及其合金(如Titanium 64)具有坚固、轻巧、耐热和耐化学腐蚀的特性,可用于强度/重量比很高的零件加工,尤其在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广泛。
镍在电子功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,用于制造新一代电容器的多层超细镍粉部件,降低了构造成本。
工程塑料方面,PEEK、PEKK、尼龙(PA)、ULTEM(PEI)等高性能材料成为关注焦点。这些材料具有耐高温、机械强度高、化学稳定性好等特性。
minifactory Ultra等高温3D打印机能够在250°C的加热室中打印ULTEM、PEEK、PEKK等高性能聚合物,喷嘴温度高达470°C。
04 技术突破与未来展望
厦门地区的3D打印发展也融入到全国技术创新的洪流中。国内企业如中科祥龙已经在激光粉末床熔融(LPBF)金属3D打印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。
其推出的高温合金、钛合金等金属材料无支撑3D打印一体化解决方案,将无支撑打印极限降至15°以下,实现了0°-15°的无支撑打印。
这种技术突破减少了材料消耗,缩短了生产周期,降低了后处理成本,为3D打印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同时,德悟科技等企业也开始专注于金属3D打印SLM技术超精密制造研发,服务于消费电子、医疗、智能制造、航空航天、人形机器人等行业的特殊制造需求。
随着3D打印材料、工艺、装备的持续发展,3D打印技术将更有力地支撑我国向制造强国稳步迈进。
随着厦门势拓稀土永磁电机产业园内徕泽丰二期项目的建成达产,集美区将成为金属3D打印的重要基地。
海沧区的新阳工业区则凭借三维智造等项目,在个性化定制和小批量生产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
厦门市正在形成的3D打印产业集群,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技术升级的路径,也为当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