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D打印驱动汽车制造变革,厦门企业巧用技术降本增效
2025-09-02 来自: 厦门题米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14
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3D打印技术正从概念走向实践,不仅在高性能汽车领域掀起创新风暴,更在厦门集美区和同安区的工厂中成为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的利器。
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3D打印技术正从概念走向实践,不仅在高性能汽车领域掀起创新风暴,更在厦门集美区和同安区的工厂中成为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的利器。
01 汽车制造的突破性创新
曾经,3D打印主要用于制造原型验证件。如今,它已经直接用于生产汽车零部件。凯迪拉克旗舰电动车型Celestiq配备了130个3D打印部件,覆盖结构、安全、装饰和安装支架等多个领域。
这些部件采用铝、不锈钢、尼龙、热塑性聚氨酯及聚丙烯等多种材料,证明了3D打印技术已进入到功能性零件制造的成熟阶段。
在高性能汽车领域,制造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的灵活性和精确性,突破性能、效率和定制化的界限。
02 厦门企业的成本革新
在厦门集美区和同安区,制造业企业正在积极应用3D打印技术优化生产流程,降低制造成本。
集美区灌口镇的金辉西路,厦门徕泽丰3D金属打印二期项目正在积极推进。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,其中设备及技术投资达8500万元,计划年生产3D金属定制化制品20吨。
该公司致力于金属3D打印技术研发与应用,为客户提供从材料、设备、工艺到设计的整体制造解决方案。
厦门卫浴企业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了产品开发周期由45天缩减至3天,成本下降约六成。这些企业采用工业级3D打印技术,开发具有特殊曲面结构的产品,成功实现功能与美学的结合。
03 降本增效的实用路径
3D打印技术为企业制造成本优化提供了多种可行性路径。通过精密设计,3D打印部件可以遵循许多与注塑成型相同的规则,从而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。
在相邻表面之间使用渐变过渡,可以减少对昂贵材料的需求,同时优化成品工件的性能。消除横截面和零件体积的巨大差异,可以减少材料使用和生产时间。
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员提出了两种显著减少3D打印时间与材料的方法:一是新PackMerger算法,将对象分成几段打印再粘结;二是通过算法生成较小的支撑结构,可平均减少30%的打印时间和40%的材料。
04 技术应用的跨界结合
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,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实现了有机融合。学院展出了由工程管理方向师生制作的嘉庚建筑木质模型,在制作过程中融入了传统榫卯技术及3D打印、数控等现代科技。
这些模型所有连接处采用传统榫卯工艺,全程不费一钉、不用胶水,而局部构件则使用了3D打印技术实现。这种创新方式为制造业提供了新思路:传统技艺与数字化技术可以结合,创造出更多可能性。
05 未来制造业的广阔前景
随着3D打印技术在材料和应用领域的不断突破,其成本优势将进一步显现。厦门本地研发的陶瓷3D打印材料已取得进展,产品合格率明显提升。
灌口镇企业推出的生物基树脂部件,通过3D打印实现结构轻量化,在确保强度的同时降低重量。该材料已获得行业认证,具备批量生产能力。
厦门卫浴行业协会搭建的3D打印技术共享平台,已连接集美、灌口等地多家企业。数据显示,采用数字化生产模式的企业在交付效率方面表现突出。
厦门同安工厂里,一台台3D打印机正在忙碌运转,生产着定制化的卫浴配件和汽车部件。
没有传统生产线轰鸣的噪音,没有堆满仓库的原材料,只有根据数字文件精确打印的复杂结构件。从设计到成品,过去需要45天,现在只需要3天。
随着技术持续进步,3D打印有望从高性能汽车的小众应用走向更广泛的工业领域,为传统制造业转型注入新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