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停滞到飞跃:3D打印助力智能家居企业优化生产流程,缩短70%交付周期
2025-09-12 来自: 厦门题米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13
您的产品创新是否正被传统的制造方式所拖累?高昂的开模费用、漫长的试产周期、难以修改的设计缺陷……这些瓶颈是否让您的市场机遇一点点流失?
这正是国内智能家居企业曾面临的挑战。直到他们与我们合作,通过创新的3D打印技术应用,不仅改善了生产流程,更优化了其新产品开发模式。困局:传统制造模式下的效率难题
题米科技的设计团队开发了一款创新型多功能智能家居控制面板。产品结构复杂,集成了多个传感器和灵活的旋转部件,对精度和耐用性要求较高。
在传统模式下,他们遇到了典型难题:
开模成本较高:仅外壳和内部几个关键结构件的模具费用就需要数十万元。
周期较长:从图纸到测试注塑件,至少需要45天。
迭代难度大:在测试中,团队发现旋转结构的阻尼感需要优化,但修改设计意味着重新开模,时间和资金成本较高。
项目进度一度受阻,预期的市场窗口面临压力。题米科技需要一种更灵活、更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。
突破:技术合作与3D打印的创新应用
在项目评估会上,我们与题米科技的工程师进行了深入的技术交流。我们发现,问题的核心不在于"做出一个样品",而在于"如何更快地验证功能并实现小批量试产"。
为此,我们制定了一套系统化解决方案:
第一阶段:光固化(SLA)技术支持快速验证
应用:使用光固化3D打印机制作产品外壳原型。其表面质量良好、细节表现不错,较好地满足了团队对外观评审和手感评估的需求。
价值:在3天内,题米科技就拿到了多个颜色和细节微调的版本,完成了外观确认,大大提升了效率。
第二阶段:选择性激光烧结(SLS)技术制作功能测试件
应用:对于内部复杂的齿轮和旋转阻尼结构,我们采用尼龙材料进行SLS打印。尼龙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磨性,制造的零件可直接用于组装和功能性、耐久性测试。
价值:工程师在一周内进行了多轮装配测试,及时发现了需要改进的问题。通过修改数字模型,我们在2天内就制作出了新版本零件,实现了快速迭代优化。
第三阶段:多材料喷射(MJF)技术支持小批量试产
应用:在设计确定后,客户需要50套产品用于市场推广和早期用户测试。我们使用MultiJet Fusion技术进行尼龙件的小批量生产。
价值:MJF技术生产的零件质量稳定,机械性能接近注塑件,且无需模具投入。我们在10天内完成了全部50套零件的交付,帮助客户把握市场时机。
成效:解决当下挑战,助力长远发展
通过与我们的合作,题米科技取得了显著成果:
时间效率提升70%:整体产品开发与试产周期从传统的2个月缩短至3周。
成本效益改善:避免了模具投入,将资金更有效地配置于市场推广。
产品品质优化:通过多次快速迭代,最终产品的用户体验得到明显提升。
流程升级:3D打印已成为题米科技新产品开发流程中的重要环节,支持其持续创新。
您的项目,是否也遇到了类似的挑战?
题米科技的经历是许多企业的缩影。无论是概念验证、功能原型制作、小批量生产还是工装夹具制造,3D打印技术都能为您提供更经济的解决方案。
我们不仅是3D打印服务供应商,更是您值得合作的制造创新伙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