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遗憾,因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无法获得最佳浏览体验,推荐下载安装谷歌浏览器!

3D打印构建未来柔性智能工厂,闽南企业率先布局

2025-09-19  来自: 厦门题米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42

在工业4.0的浪潮中,3D打印正从辅助技术跃升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柱,通过数字化、柔性化生产方式重塑传统制造业格局。

在晋江芯智造产业园内,一台金属3D打印设备正全速运转,短短32小时就能制作出一副鞋模,而传统工艺至少需要15天。

这种效率革命正发生在福建多家制造企业的生产线上。3D打印技术突破了传统制造工艺的限制,极大地缩短产品研发周期、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,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。

3D打印

01 工业4.0与3D打印的深度融合

工业4.0代表着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,其核心是智能工厂的实现。而3D打印几乎能够根据设计数据直接生产出可用零部件,是一种高度数字化的加工制造技术。

没有一种生产加工技术像增材制造这样数字化。它要求生产组织部门考量制造工艺过程的所有细节,并提出有利于用户使用的全新解决方案。

当今最先进的智能工厂中,3D打印已经不再是孤立的设备,而是通过云平台与整个生产系统无缝连接。这种融合改变了传统的加工工艺计划和生产调度的分离状态。

02 云平台驱动,实现全链数字化协同

在联泰科技的松江生产基地,数百台光固化3D打印设备正全速运转,系统实时分析打印精度——这一幕正是3D打印以数字化赋能产业链的缩影。

联泰科技打造的“Unionfab Cloud联泰3D打印云平台”,集成了设备物联、生产仿真、远程制造和智能生产管理等功能,有效解决3D打印在自动化生产与数据管理方面的痛点。

该平台支持工业件自动分盘、全自动切片,使企业从传统“经验驱动”转向“数据驱动”,可快速响应定制化订单,平衡规模化与个性化生产。

3D打印

03 闽企实践,3D打印赋能传统产业

厦门市博物馆在七夕节推出的3D打印馆藏巧克力,让原本只能远观的珍贵文物,变为可捧在手心、尝在口中的甜蜜美味。机械臂精准操控着巧克力浆,层层叠加、缓缓塑形,复刻出精美文物造型。

在晋江,联泰科技金属3D打印项目计划投资3600万元,设立3D打印智能制造中心,建设金属3D打印设备和打印服务生产线。项目投产后,将为晋江鞋服等传统产业注入全新活力。

中科丰阳(福建)科技有限公司则聚焦金属鞋模3D打印,现有设备52台,累计产出超1.5万副鞋模,2024年产值突破6500万元。

该公司正在晋江投建新工厂,年底设备将增至100台,年产值有望翻倍。

04 技术突破,打破国外长期垄断

“当前产业链的核心痛点集中在技术卡脖子与协同效率低。”联泰科技副总经理杨根指出,在3D打印领域,高端材料与核心算法长期被国外垄断。

对此,联泰科技自研前处理软件Polydevs Pro打破国外垄断,开发无极变光斑、微米级液位控制等核心技术,累计获授权专利323项,其中发明专利49项。

通过AI及大模型技术,融合AI技术和几何学算法,优化3D打印流程,构建涵盖AI自动报价、AI客服智能系统、AI自动识别零件等的全自动化流程。

3D打印

05 效益显著,从概念到现实的跨越

3D打印带来的效益提升令人瞩目。联泰科技的云平台使工艺准备时间压缩至5分钟、产品良率提升至95%、支撑材料消耗降低约25%。

某工业手板厂商应用后,人工干预减少80%,模型合格率从72%跃升至95%。国内某头部齿科企业接入后,日处理订单量从800件增至2000件,返工率从15%降至5%。

“过去需10人处理数据,现在一个班长就能完成所有工序。”杨根介绍。

06 未来展望:AI+自动化深度融合

联泰科技总经理马劲松透露,公司计划每年投入研发经费增长20%,将利用AI与多模态的融合技术,进一步攻克高端材料、复杂工艺等行业共性难题。

未来3D打印将向‘AI+自动化’深度演进。其超大幅面打印设备(2100×700×800mm)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评定已达国际先进水平。

链主企业正从“技术输出者”转向“生态共建者”。联泰科技计划3年内将平台接入企业扩至150-200家,开展5-8个跨链融合项目,例如联合汽车产业链打造3D打印零部件协同网络。

联泰科技计划3年内将平台接入企业扩至150-200家,开展5-8个跨链融合项目。其超大幅面打印设备(2100×700×800mm)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评定已达国际先进水平。

从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到构建覆盖全球的数字化制造网络,3D打印技术的未来已经到来。它不仅改变着生产方式,更重塑着整个制造业的生态格局。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